水漾森林 雨神同行 Day 2
昨天睡得很早,半夜很容易醒來,尤其是雨聲變大時,我會被吵醒。既然醒了就坐起來順便看一下內外帳之間的隔離有沒有問題,內帳有沒有滲水,再繼續睡。
大雨下了整夜,終於在凌晨時分左右漸歇。
我聽著帳外漸小的雨聲,還有隔壁帳隊友們起床討論昨夜哪裡漏水、哪裡進水的交談聲,還在掙扎要不要起床,但一看手錶居然已經七點了。我睡了超過 10 個小時呢!
今天預定的行程是早餐後拔營,登上好漢波之後翻過稜線,接上亞杉坪林道,先丟包回頭後輕裝攻鹿屈山,再回頭沿著亞杉坪林道走一段,經過杉木營地之後下切往水漾森林。
從好漢坡頂端來回鹿屈山大概 4km,再走到水漾大概也是 4km,因此今天原來預定的行程不算長,我們應該可以在下午的午後雷陣雨來臨之前趕到水漾森林紮營。
但計劃真的永遠趕不上變化…
早上起床時天氣還不錯,我們可以在營地悠閒地準備早餐。
此時還飛來一隻黃腹琉璃,停在營地上邊坡的樹枝上。我想既然鳥都出來了,今天應該會是個好天氣吧。
沒有這麼好的事。
大雨偷襲
九點不到,豆大的雨珠就開始從天空中灑下,而且越來越大。我們正享用早餐到一半,很多頂帳篷都還沒收。我們只好草草吃完早餐,打起傘來很狼狽地在雨中收帳。
昨天紮營前,我們看到地上有些區域沒有落葉,這下原因揭曉了。原來那些地方就是會積水的地方,所以落葉都被積水沖開,因此昨夜搭在那些區域的帳篷應該不怎麼好睡。
後來雨已經大到我們不可能打著傘繼續收東西,所以大家紛紛把雨衣雨褲穿上,繼續拔營。
不是說好每天下午兩點才開始下雨的嗎?這雨這麼這麼早就偷襲我們?
帳篷吸了水之後會變重,玉米要背三、四頂金字塔帳,要是每一頂都多個一兩百克的水,加起來也是很不得了的重量,因此他很認真地靠著樹想要把摺好的帳篷擠乾一點。
有了上次相機在能高越嶺的路上進水的慘痛經驗之後,我現在不敢在這種大雨中把 5D Mark III 拿出來拍片了。什麼防塵防滴遇到這種像蓮蓬頭一樣的大雨都沒用。
還好 iPhone X 拍 FHD 影片的品質已經不輸給單眼,接下來在大雨中我就一路用 iPhone XR 搭配 MoviePro 繼續拍攝。
青蛙老師集合大家,說明今天的行程,以及路上的注意事項。望著大雨,我們決定把鹿屈山從行程上刪除,直接往水漾森林前進。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只能不斷地根據天候、狀況調整行程來應變。
山永遠都在,雖然路不一定還在…
約莫九點半,我們離開營地,在大雨中開始往水漾森林前進。
好漢坡
好漢坡真的很陡,原本就已經溼滑的碎石、樹根在大雨中顯得更難爬。樹幹上那個紅色的 “往水漾森林” 牌子,就昨天傍晚讓落後的隊友繼續往這個方向前進的原因。
上好漢坡有左右兩條路,左邊的路要爬上大大小小的亂石堆,坡度比較陡,但有前人架設的拉繩。右邊看起來是新開闢的土石路,沿著比較平緩的坡度呈之字形上去,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走右邊上去。
好漢坡雖然陡,但其實並不長,總爬升也不到 100 公尺,我們花了不到半小時就上到稜線上面了。
亞杉坪林道
上了稜線之後便接上平坦好走的亞杉坪林道,路況比昨天的衫林溪林道要好多了。
亞杉坪林道的起點在東北方的南投縣信義鄉羅娜部落,距離這裡大概 8km 遠。早年這裡還在伐木時,亞杉坪林道是可供卡車行走的重要運輸道路,而我們翻過好漢坡過來的這個地方,則是亞杉坪林道的終點。
亞杉坪林道還有一條支線,在烏松坑山南方一處稱之為 “巨石營地“ 的地方與主線分開。
我在許多研究阿里山林鐵的文章中都看到一張地圖,紀錄了日據時代的阿里山林鐵路線:
我們這次行程所經的範圍在這張地圖的左上角。在石猴車站以北,除了眠月線主線之外,還有一條與眠月線平行的 “眠月下線”,在石猴附近用索道與眠月線連接。根據文獻中的說法,這條眠月下線在民國時代拆除鐵路之後,就成為亞杉坪林道支線。
我把日據時代的地圖和現今的地圖用接近的比例尺放在一起對照:
確實可以看得出來現今的亞杉坪林道支線大致上就在眠月下線的位置。至於繞過松山往北的眠月線主線,根據其它山友這幾年的紀錄,林鐵在石猴車站以北就嚴重損毀,現今的登山路線也無法沿著舊時眠月線的鐵路行走,而必須爬上標高 2550m 的松山再下來,並在某處接上亞杉坪林道支線。
至於亞杉坪林道主線,杉木營地與巨石營地之間的路段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就嚴重損毀,連帶也讓舊溪阿縱走的路線中斷。直到近年美如仙境的水漾森林帶來大批登山客,從水漾森林上切亞杉坪林道支線的路線被確立之後,又重新打通了往阿里山的路線,變成今日極為熱門的 “新溪阿縱走” 路線。我們預計明天從水漾森林前往眠月神木,就會利用到這一段路。
從羅娜部落出發的亞杉坪林道主線前面 3.8km 還能通行車輛,之後的路線僅能步行。我在網路上搜尋關於亞杉坪林道的歷史時,看到許多山友們 2009 年到 2012 年之間的紀錄,是從羅娜部落出發,沿著亞杉坪林道走到巨石營地,接上亞杉坪林道支線後往南經過眠月神木,再下到水漾森林。這個走法單趟僅需約 5 個小時,比從衫林溪出發要快得多,使得單攻水漾森林變得可能,似乎是當年相當熱門的走法。但這些紀錄都集中在 2012 年左右,之後我只找到零星的一兩篇紀錄,分別是 2018 年有人從水漾森林走到羅娜,以及 2016 年清大山社從羅娜前往眠月神木的紀錄,就沒有再近年的紀錄了。不知道現今這條路線的狀況如何?還有人這樣走嗎?
林道的地勢相當平坦,沒有什麼起伏,但偶遇一些有倒木或是崩塌的路段會需要繞道。
但此時的雨勢相當大,而且林道上常常會遇到下方有不透水層導致排水不良的區域,整個就會變成一個大泥坑。穿雨鞋的夥伴們可以豪氣地直接踩過去,但穿短筒登山鞋的夥伴們就要小心地從旁邊繞過。
沒多久,我就發現我右腳的鞋子進水了。我是先從腳背感受到冰涼的滲水,因此我猜水應該是從鞋舌附近滲進去的。我穿的是高筒的歐都納登山鞋,照理來說涉水深度可以到腳踝,而我雨褲的長度也足夠,不會讓雨水從腳踝附近流進去,不知道為什麼走著走著就進水了。這雙鞋子在上回能高越嶺幾近 0 度的大雨中保我四天平安,雙腳一路乾燥到下山,沒想到這次卻栽了。
回家後整理裝備洗鞋子時,我才發現我在鞋子裡灌滿水時,鞋舌有一個地方會微微滲水。右腳鞋舌裡面的 GORE-TEX 防水層應該有破損,導致這次鞋子在大雨中進水。
亞杉坪林道這一段大致上是呈南北走向,東側高西側低,因此沿路上有許多地方可以收到來自西南方豐山村的手機訊號。
趁著手機收得到訊號時,我趕快更新天氣資訊,看看兩個颱風究竟走到哪了,對接下來的天氣有什麼影響。
看起來辛樂克颱風已經遠離我們往南海去了,而哈格比正從台灣東北角略過,它的環流稍微掃到台灣東北部,但對我們所在的中南部山區沒什麼影響。因此今天的雨應該只是對流系統造成的。而看過雷達回波圖後,我發現接下來會有三到四小時的空檔,天氣會稍微變好,這算是一點點好消息吧。
11:00am 左右我們走到了林道通行的盡頭,開始往水漾森林下切。這一下切,就要往下降 300 公尺左右的高度,我一邊走,心裡一邊在擔心回程的時候還要爬上來耶怎麼辦呀怎麼辦。
接下來的路有幾處非常陡的坡,需要拉繩而下。幸好此時雨勢已經開始減緩。
雖然有幾處困難地形,但大部分的路徑都是走在像這樣的瘦稜上,還算好走。
中級山的路沒有別的,就是樹根多。走在溼滑的樹根上要格外小心。
11:50am 我們最後一次停下來休息,此時已經可以聽到水漾森林進水口處的潺潺水聲了。
抵達水漾
12:10pm 左右,我們終於抵達水漾森林。最後的一段路從比人還高的草堆中鑽出來,再越過一條小溪,就會看到一堆枯木佇立在湖中央的水漾奇景。
等等,眼前還有一條更寬的溪流要跨過去。
我們抵達水漾森林的步道出口位在石鼓盤溪的北側,而適合紮營的地方都在石鼓盤溪的南側。營地一是最接近水漾森林的營地,就在湖畔,天氣好的話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在這邊紮營。但因為這幾天的天氣很不穩定,青蛙老師擔心紮營在湖邊會有額外的風險,決定帶我們在營地二紮營。
營地二是一塊地勢稍微高一點的平地,大部分的商業隊都會在這裡紮營,而且這裡有他們放置在營地的繩索和天幕等東西。
但不管要去哪個營地,我們都得先度過石鼓盤溪。
溪水不深,大概只到腳踝左右,但是溪底是的大大小小的卵石,拖鞋放在背包深處拿不出來的人就只能脱鞋赤腳走過去,享受一下在冰涼的溪水中腳底按摩的快感。
據說水漾森林這幾年只要到假日就會人滿為患,隨隨便便都有一兩百人在這邊紮營。但可能是因為天氣不好,加上今天是禮拜一,我們一路過來一個人都沒遇到,抵達水漾之後也沒看到別的隊伍,整個水漾森林就任由我們獨享。
雨中紮營
這個營地有商業隊放在這裡的繩索和藍白天幕,我們本來想用他們的藍白天幕搭一個超大的天幕,但遇到一些技術問題難以克服,最後只用了一塊比較小的藍白天幕搭配我們自己帶來的天幕,搭建了一個可以讓大家擠進去的活動空間,同時也可以讓一兩頂金字塔帳的開口被罩在天幕下。
用來拉繩子的杉木和水漾森林湖中其它的杉木一樣,都已經是枯木,我們其實有點擔心它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倒下來。
就在我們還在搭天幕的時候,雨就下下來了。這時才 1:20pm。
不是說好兩點才下雨的嗎?怎麼又偷襲我們?
大家只好繼續很狼狽地在雨中搭帳篷。我和青蛙老師、Tommy、玉米的三頂傳統帳篷防水性比較好,就沒有跟大家搶天幕下方的位置。
這雨一陣一陣的,時大時小,大的時候大到天幕旁會出現小型瀑布,地上還會出現小河。
有了昨天晚上營地積水往帳篷裡流進去的慘痛經驗,大家知道要在帳篷周圍挖護城河保護帳篷、挖排水溝讓流下來的雨水由有地方去。於是大家開始很認真地構築防禦工事,在雨中一邊觀察水的流向、一邊挖壕溝。
說真的,我打野外這麼多次,這是第一次認真為了搭帳篷挖排水溝。
雨大的時候,我就只能躲進帳篷裡,什麼事都不能做。
我的單人帳裡面就這麼大,放了背包之後腳就沒地方伸了。再說一次,如果要重來,我一定買兩人的 Cloud Up for 2,至少裡面還有空間放背包,睡覺的時候拿東西也比較方便。
趁雨大的時候,我躲進帳篷裡睡了個午覺,但睡醒時我發現帳篷的底布下面冰冰涼涼又軟軟的,我好像躺在水床上一樣。原來我搭帳篷的地方雖然是塊草地,但中間有個地方稍微凹下去,地勢比較低,裡面積水之後就排不出來。
這頂帳篷是全新的,底布的防水性應該很好,我本來打算乾脆就用底布的防水性跟下面那灘水拼了,睡水床就睡水床。但後來想想還是覺得不安心,而且晚上不知道還好不好被更大的雨偷襲,於是在 Tommy 的幫助下,我幫帳篷下面的那個小池塘挖了兩條泄水通道,讓裡面的積水可以排出來。
中午忙著幫大家搭帳篷,下雨後又躲進帳篷裡,一轉眼就四點了。我想起午飯還沒吃,於是就煮了一包滿漢大餐來暖暖胃,驅散一下大雨帶來的寒氣。但其實這兩天一點都不冷,真的不冷
石牌的吳同學只要聞到我吃泡麵的香味,就會衝過來想要分一杯羹。上次在嘉明湖避難山屋被她吃掉三分之一碗滿漢大餐,這次被她吃掉半碗。
迷霧水漾
傍晚有一段時間雨勢稍小,在晚餐前我決定到水漾的湖邊走一走。
此時由於氣溫開始下降,湖面上起了一層薄霧。搭配沒有人的湖畔,此時到水漾森林去看看應該美斃了吧。
我們的營地跟湖岸雖然在石鼓盤溪的同一側,但到湖畔最近的路卻是直接沿著溪流涉水過去,如果要走陸路過去的話,要爬上左側的這個大坡,往前走,再下到湖畔。
石鼓盤溪在這裡轉了一個 90 度的彎,轉彎處有個深潭,裡面還站著一顆柳杉。柳杉上有不少附生的植物,不仔細看還以為這顆柳杉還活著。但事實上它的根部長期泡在溪水中,早就已經整株枯死了。
我這次上山做了一件蠢事:帶了不實用的拖鞋。出門時我一時找不到藍白拖,就隨手從鞋櫃裡抓了一雙華航飛機上給的拖鞋。這種拖鞋乾的時候很輕,但它很會吸水,吸飽了水之後大概會多一公斤,而且很難乾。
但為了不要再接受腳底按摩的折磨,我還是乖乖穿著拖鞋涉水過去。
沒有人的水漾森林,靜得美極了。
這些柳杉要花上四五十年長成這樣的高度,然後在堰塞湖形成的那一刻,他們的時間就靜止了。一晃眼二十年過去了,他們的時間卻停在二十年前,地震發生的那一天。
他們能繼續在這裡站立多久,沒有人知道。森林的根部泡水枯死形成白木林之後,泡在水中的根部會逐漸腐爛、漸漸沒有抓附力,有一天它一定會倒下。事實上湖畔已經可以看到許多傾倒的柳杉,隨著年歲漸長,只會有越來越多的白木林倒下。
至於堰塞湖,它來得快,去得可能也很快,它哪一天會因為堵住出水口的那顆巨石不在而突然消失,也沒有人說得準。
不過,至少這一刻,這個在迷霧中的水漾森林,它的面貌,我是牢牢記住了。
夜幕
雨,未曾停歇,但感謝青蛙老師弄了這兩張天幕,讓我們還可以在天幕下面活動。
晚餐後,我們終於可以一起聚在天幕地下,分享這兩天的感想、心得。
第一天的省思是:
- 出發前我做了什麼努力?
- 今天我經歷了哪些事情、場景、對話、畫面?
- 今天我做了什麼事情?
我這次出發前比較有乖乖做訓練,因為我有預期到會背比較重的重量,光靠基本盤的體能可能會走得很辛苦,因此我有比平常多練一些。
第二天的省思是:
- 這次活動精彩的地方在那裡?為什麼?
- 這次活動低潮的地方在那裡?為什麼?
- 做什麼事情會讓我興奮?
- 什麼情況會讓我洩氣?
今天最讓我洩氣的事大概就是鞋子進水。回程的時候我和之賢爸在聊著,如果全身上下都會濕,而你可以選擇一個地方不要濕,要選哪裡?在不失溫的前提下,我們都覺得腳一定不能濕。鞋子濕掉真的是很不舒服的事,它帶來的感覺或心理上的折磨,可能遠比衣服或褲子失掉要大得多。
青蛙老師不斷跟大家傳達一個觀念:把自己弄舒服點。在不好的天氣中、在惡劣的環境中,我們要儘可能的想辦法讓自己舒服,不管是讓自己溫暖、乾燥、飽足、還是其它任何的方式,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對抗野外惡劣環境的養分和能力。衣服濕了,就換掉或想辦法弄乾;鞋子濕了就想辦法弄乾;餓了就吃、渴了就喝;累了就休息。
看來今夜的雨也是不會停了,我們各自回到帳篷,祈禱明天早上陽光可以露臉。
說不定是走羅娜那邊比較”不安全”? 那段可行車道路不像現今大眾路線要經過溪頭管制, 是有專人在”營業”與維護路況的…
“看到許多山友們 2009 年到 2012 年之間的紀錄,是從羅娜部落出發,沿著亞杉坪林道走到巨石營地,接上亞杉坪林道支線後往南經過眠月神木,再下到水漾森林。這個走法單趟僅需約 5 個小時,比從衫林溪出發要快得多,使得單攻水漾森林變得可能,似乎是當年相當熱門的走法。但這些紀錄都集中在 2012 年左右,之後我只找到零星的一兩篇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