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能高越嶺古道 Day 1
能高越嶺古道對我來說是一條具有特別意義的路線。四年前我想重出山林,向堂妹馬林許願開團,選擇的就是這一條路線。當年古道仍能東西段全線通行,因此我們策劃了三天三夜的行程:從屯原登山口進,穿越台灣的屋脊,一路走到奇萊登山口,一圓我的夢想。
那次的能高越嶺之行,喚醒了我的登山魂,也因此才有了後來的松蘿湖、浸水營古道、合歡群峰乃至於去年冬天的北大武山行程。這次阿龍老師安排了寒假造訪能高越嶺道,我當然就扛著相機跟大家一起上山來了。
這一團的人數其實不少,小孩、家長加上老師和嚮導共有 29 人。本來小巴只能坐 24 人,但因為大家的反應實在太熱烈了,涂涂老師決定開放徵求一位家長開車隨行,這樣就能多 5 個名額。也因為有這一輛車,我們才能把一些在山上用不到的東西放在屯原登山口,而不用背上山。
早上七點,依照體驗班的慣例,在捷運芝山站集合上車,行經國道一號、三號、六號,在埔里轉進台十四線一路蜿蜒向上,中午時分我們就在霧社用餐了。
很巧的是,我們在霧社吃午飯的這間餐廳,就是 2013 年 7 月參加小樹老師的 ”霧社賽德克傳奇與清境之旅” 時,第一天中午在霧社用餐的餐廳。不過其實也不能說多巧,因為整個霧社街上也沒幾家餐廳,隨便吃都會吃到同一間。
吃過午飯之後,我們繼續搭車到霧社裡面的春陽部落,阿龍老師要在這裡教大家調整背包、整理裝備,並且換乘九人座的小車接駁前往屯原登山口。
遊覽車在春陽部落一棟熟悉的房子前停下來,這不就是當年小樹老師帶我們來霧社時,接待我們的潘杰長老 Watan Teymu 家嗎?一轉眼已經四年多過去了,當年跟在潘長老身邊和我們一起爬荷戈富士山的小頭目,如今應該也長大了吧,倒是長老一點都沒有變,還是戴著他那頂帥氣的牛仔帽。
我們換乘三輛九人座小車,從春陽部落出發,沿著台 14 線續行,往登山口前進。
台 14 線終止在里程 99Km 的地方,之後還有一段大概 3Km 彎彎曲曲的產業道路才到屯原登山口。上次和馬林來這裡時,是半夜摸黑上來在登山口紮營,因此完全不知道沿路的景色長什麼樣子,只記得車子在彎曲又顛簸的道路上一路爬升。這次總算能一窺這段台十四線尾端的全貌。
橫貫公路血淚史
台 14 線是一條有著歷史包袱的奇妙公路,也是台灣橫貫公路血淚史的一個重要角色。
1960 年中橫貫通、1966 年北橫貫通,1972 年南橫貫通,當時正值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國內建設形勢大好,政府打鐵趁熱,在十二項建設中宣布加碼三條東西向橫貫公路。北部規劃的路線是經烏來到宜蘭,就是如今的台 9 甲線,但沒有蓋完,西邊停在烏來,東邊則停在雙連埤,東線後來改編為台 7 丁線。南部規劃的路線則是屏東到知本,當時的編號是台 22 線,後來改劃為台 24 線,也沒蓋完,止於屏東霧台鄉的阿里部落。至於中部的新路線就熱鬧了,總共有台 14、16、18 三條候選路線。
台 16 線原來規劃的路線是水里到鳳林,中間沿著丹大林道及萬榮林道開設,但一樣也沒貫通,西段止於濁水溪和丹大溪匯流處的合流坪,東段本來有一小段從林田山到台九線的路段,後來也解編了。
台 18 線原來規劃的路線是嘉義經玉山到玉里,並向北長出另一條南北向的水里-玉山線公路。原先的設計是三條路線在沙里溪頭交會,但後來勘查後因沙里溪頭的地形不利於三線交會,便將交會處改到塔塔加鞍部附近。但隨著玉山國家公園的成立,以及環保意識的興起,這個三線交會的路線最後並沒有完成。已完工的嘉義-玉山段成為今天的台 18 線阿里山公路,而玉里-玉山線則成為如今的台 21 線。兩線在塔塔加鞍部交會。常常有人將 台 21 線稱為新中橫公路,我以前也覺得莫名其妙,台 21 線明明就是南北走向的公路,怎麼會是新中 ”橫“ 呢?後來查了這段歷史之後,才知道原來所謂的新中橫,應該是台 18 線全線貫通、再加上台 21 線支線,才是完整的路線。至於東部的玉里-玉山線,則幾乎沒有興建,只有一小段從玉里到瓦拉米的路線完工,而這段曾經掛著台 18 線路牌的路段,也在 2007 年被解編,並且跟新通車的玉長公路一起被劃為台 30 線,自此跟台 18 線再無瓜葛。
至於台 14 線,原來的規劃就是沿著能高越嶺道開闢,從霧社到銅門。現況是西段車輛可以通行到屯原,東段則可以通行到奇萊登山口,但東段在地圖上始終沒有納入省道的編制,而是台電專用的保線道路。屯原到奇萊中間沒有闢建的 26 公里路段,就成了今天的能高越嶺國家步道。我四年前走能高越嶺時,在路邊看到 “台十四線計劃路線” 的路樁,上面還有表示台 14 線的里程,但這次造訪時卻遍尋不著。也許隨著多次的崩塌、搶修,它們也消失在荒煙蔓草中了?
現在回頭看看台灣橫貫公路的開發歷史,真的會覺得還好當初政府加碼的這幾條新路線後來都沒有貫通,不然我們今天哪有這麼多美麗的山林可以用雙腳行走。而最早貫通的三條橫貫公路,如今也只剩下北橫維持常態可通行的狀態。南橫在 2009 年的莫拉克風災中受損後就中斷至今,中橫更是早在1999 年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就無法全線通行,震災之後政府花了 20 億修復,卻在 2004 年通車前夕又遭七二水災重創,一斷 18 年至今。當年用 “人定勝天” 的精神開鑿出來的中橫公路,四十多年之後仍然擋不住大自然的考驗。要是前面講的這幾條橫貫公路都開通的話,今天會有更多修不完的公路呢。
屯原登山口
我們在兩點左右抵達屯原登山口的停車場,但就在我們接近登山口時,天空下起大雨。大家只好穿上雨衣,準備在雨中前進。
說真的,復出山林後的這幾年,我的爬山運算非常好。除了兩年前在浸水營古道那次有遇到一點點雨之外,都沒遇過什麼惡劣的天氣。這回一開始走就要穿雨衣,也算是難得的體驗。而此時的我還不知道,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
能高越嶺古道從屯原登山口一進來就是一個將近一公里的上坡。我記得四年前來的時候,才出發沒多久,我在這個上坡就喘到不行,馬上被其它隊友海放。但現在我的體能已經比當時要好很多,加上 29 人的隊伍行進速度不快,這次我可以輕鬆跟上隊伍,還能穿梭其中拍片。
我努力地在路旁的景色中尋找四年前的記憶,但登山口附近這段路是能高越嶺古道中,地質相對不穩的區域,不時會發生坍塌。經過多次的崩塌、搶修,這裡的地形地貌早就跟當年不同了。
登山口附近有個巨型的鋼筋水泥結構,已經被崩落的板岩碎片掩埋。看不出這個結構原來是什麼,攔沙壩、擋土牆、還是橋樑的基座?但不管它原來是什麼,都敵不過大自然的力量。
登山口附近停放了幾輛搬運車,也堆放了不少建材,看起來就是隨時準備進入搶修道路的狀態。能高越嶺古道西段一直維持著機車可以通行至天池山莊的狀態,以便天池山莊的運補,因此整段道路都有一定的寬度、沒有太陡的坡、以及完全沒有階梯,以登山的路徑來說真的是非常好走的等級。
古道如果沒有經過崩塌、維修,最原始的樣貌大概是這個樣子,兩旁的植被非常豐富,地上也有厚厚軟軟的腐植層,走起來非常舒服。
承載電力的保線道
日據時期台灣的電網分割為東西兩個獨立的系統,但東部電網的發電容量遠大於它的需求,因此日本人在戰前就著手規劃興建東西輸電線路,用來將東部過剩的電力輸送到西部電網。無奈這個計畫因二戰爆發而中斷。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了日本人在台灣留下的電力基礎設施,決定繼續興建東西輸電線路,在美援的支持下,於 1953 年完成了這條長 44 公里,由萬大水利發電廠到銅門水力發電廠間的 69KV 輸電線路 (有些資料寫 66KV)。
因為能高越嶺道在日據時期是正式的警備道路,這條東西輸電線路承襲日本人的規劃,大致上沿著能高越嶺道的路線架設,台電在興建時也沿著能高越嶺道興建了許多叉出去的保線道路,用來作為日後的維護之用。現在在古道上仍然可以看到台電留下的這些路牌,指示著某條岔路可以前往甲線或乙線的幾號鐵塔。對,這條輸電線路有甲線和乙線兩條線路,路線和鐵塔都各自獨立。
在我帶去登山的 ”登山客” app 中,預載了 Open Street Map 的台灣區地圖,在這份圖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條東西輸電線路每個鐵塔的位置,以及它們跟能高越嶺古道的相對位置。
有幾個路段,道路跟輸電線路的距離非常近,可以讓我們近距離看到這個輸電線路的樣貌。這張照片是乙線的線路,乙線是較早興建的線路,在 1951 年就完工,使用的是如電線桿般的木樁。
這是甲線的鐵塔,甲線於 1953 年完工,使用的是鋼構的鐵塔。
1989 年,台電又興建了另一條東西向的輸電線路,沿著原來台 16 線規劃的路線,連接日月潭的明潭水力發電廠與花蓮的鳳林超高壓變電所,於 1998 年完工。這條 345KV 的超高壓輸電線路,它的容量比原來 69KV 的舊東西輸電線要大得多,因此新東西輸電線完工後,台電將原來的甲、乙兩線合併為一條線路,稱為萬大-銅門線,做為備用的輸電線路,只加壓而不送電。我四年前造訪能高越嶺古道時,這條線路仍是加壓的狀態,在某些靠近電纜的路段還可以聽到高壓放電的 “滋…滋…” 聲。
但去年年初有則令人感嘆的新聞:舊東西線因為在 2015 年的風災中受損嚴重,許多鐵塔附近的地形地貌已有極大改變,使得它已無修復之價值,因此台電決定將它拆除。這次造訪能高越嶺古道時,這條線路已經沒有加壓,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有些鐵塔已經傾倒、線路已經損壞了。
既然舊東西線,或者應該改稱為萬大-銅門線已經不再運作,這條保線道路對台電的價值就明顯降低了,沿線各保線所的常駐人員也都逐漸解編、撤離。現在能高越嶺國家步道是由南投林管處、花蓮林管處負責維護,台電已漸漸淡出在這條道路上的角色了。
雨中行進
我們今天預定的行程其實很輕鬆:從屯原登山口走 4.5km 到雲海保線所。一般上午出發的能高越嶺行程,雲海保線所是吃午餐的地方,四年前我也在這裡享用過馬林食堂豐盛的午餐。
雖然只有短短 4.5km,但從一開始就在雨中行進,而且雨越來越大。
古道原來應該是泥土路面,下面是會透水的板岩和砂岩,但很多路段大概是因為重複維修,都鋪上了混凝土鋪面。不透水的混凝土讓雨水沒辦法滲到地底下去,反而在路面上形成小小的水流,繼續沖刷路面,而且會在凹陷處形成泥濘不堪的水坑,走起來相當辛苦。
如果沒有被崩塌破壞的話,路上每半公里就會有一根這樣的里程樁。這裡是 3.5km,再走一公里就到今天休息的地方 – 雲海保線所了。
但是在到達雲海保線所之前,對我來說還有個難關要過:
吊橋。
好啦,其實跟能高越嶺東段的那幾座吊橋和幾處崩壁比起來,這個吊橋真的不算什麼,但一來它旁邊的洞很大,而來又會晃,對我來說還是個考驗啊。
濕透的始祖鳥
我今天最大的失策,就是沒有把雨衣穿上。
我穿的外層是始祖鳥 Venta SV 軟殼衣,這件外套就是四年前為了來能高越嶺時買的。其實我穿的始祖鳥 Gamma AR 軟殼褲也是那時買的,這兩件衣褲陪我上過不知道多少堂自然體驗課、征戰過無數大小山頭。Venta SV 是一件防風、透氣又保暖的外套,雖然官方宣傳它也可以當 rain jacket,而且它的縫線都有貼防水膠條,但布料中間的 Windstopper 薄膜並沒有 GORE-TEX 那麼防水。它的防雨性能主要來自表布的撥水性。
Venta SV 的表布有經過 DWR (Durable Water Repellent) 耐久防撥水處理, 當年全新的時候真的是滴水不沾。但畢竟這是一件已經穿了四年的外套,它的 DWR 再 D,也早就被洗掉了。我出門之前特別幫登山鞋噴了全新的撥水劑,但卻忘了幫這件外套噴,下場就是登山鞋乾乾淨淨、連泥巴都沾不上,但外套的表布卻吸飽了雨水。不過那個跟 GORE-TEX 係出同門的 Windstopper 薄膜還是蠻厲害的,即使表布濕成那個樣子,裡面的刷毛仍是乾的,而且所有的拉鍊、縫線都沒有滲水。
我其實有帶另外一件在 Costco 買的 Paradox 雨衣,但開始走的時候嫌熱就沒有把它穿上。
吸飽了雨水的始祖鳥不僅變重,而且保暖性能會大打折扣。雖然裡面的刷毛層還是乾的,但水分會讓表布的導熱性大幅增加,穿起來會有種冰冰涼涼的感覺。最糟的是,接下來幾天都是溼冷的天氣,我完全沒辦法把它弄乾,它就這麼從第一天濕到最後一天。
雲海保線所
我們大概在五點左右抵達雲海保線所。
雲海保線所附近有行動電話訊號,因此…
先來打個卡!
總之,我們就這麼在雨中抵達了雲海保線所。雨仍然不停地下,氣溫大概在十度左右。
根據氣象預報,接下來幾天會有強烈大陸冷氣團通過,大家都滿心期待希望能看到下雪。但此時的我們,還不知道真正艱難的考驗還在後面…
(未完待續)
影片記錄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