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管樂器真的很難啊
我覺得我應該要把學習法國號的歷程記錄下來,因為有些感覺隨著時間過去、技巧熟練,一定會再也無法感受,就像我現在完全無法回想當初學大提琴時,初次拿弓的感覺。很多技能一旦學會之後,這輩子就再也無法回憶「不會」時的感覺,因此我想要把從不會到會的過程記錄下來。
第一次跟賴老師約上課,他幫我借了一把樂器,而我則帶了當年予欣學法國號時買的那個吹嘴。那個吹嘴在我的抽屜裡躺了三年,早就鏽斑滿滿,上課前我還用擦銀水把它清乾淨,恢復成它原來的樣子。
當年予欣在學法國號時,我曾經偷偷拿起來吹過,也吹得出聲音,因此我不是第一次在法國號上吹出聲音。久聞很多人學銅管樂器總要花上一段時間才吹得出聲音,這一點倒是讓我稍微放心。
我和當年初學法國號的予欣一樣,先對著牆壁吹衛生紙,接著就吹吹嘴。
銅管樂器沒有簧片,演奏者的嘴唇就是簧片,因此嘴唇本身會以演奏聲音的頻率震動。雖然我早知道這件事,但實際體驗起來還是覺得很神奇。而且每個人的嘴唇其實長得都不一樣,可以想像嘴唇在吹嘴中的震動方式每個人也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老師會看嘴形幫小孩選樂器,這樣多少可以降低一些學習障礙。但像我打定主意要學法國號,會不會我的嘴唇就長得讓我天生就沒辦法吹法國號呢?接下來很快就會知道了⋯⋯
單用吹嘴要吹出聲音好難呀,我直接吐氣幾乎都沒辦法成功,需要一個起奏的動作來幫忙。那個感覺有點像 gain 不夠大的震盪電路需要一個 initial trigger 來觸發震盪一樣,一旦觸發了之後要維持它就比較容易。
我試著用像「噗」聲的吐氣方式來幫助起奏,但效果不好,因為當嘴唇被固定在吹嘴裡的時候,其實很難控制它「噗」。最後發現用舌頭先堵住口中的氣流,再抽回舌頭送氣,會有不錯的效果。
能用吹嘴讓嘴唇震動之後,老師就讓我接上樂器試試。
嗯,還好沒有意外,我吹出了大部分學法國號的人第一個吹出的音,法國號的 C,也就是鋼琴中央 C 鍵左邊的第一個 F,低音譜號第二線的那個 Fa。
我發現吹嘴接在樂器上的時候,遠比單只有吹嘴時要容易讓嘴唇震動發出聲音並維持,顯然樂器並不只是放大聲音這麼簡單,管子中空氣的駐波會透過吹嘴回頭來擾動嘴唇,讓震動持續。
***
講到駐波,我的職業病就犯了,想要來算一下管長和音高的關係。
法國號是開管樂器,它所形成的駐波在管子的兩端都是波腹,因此它的基頻震動模式是這樣:
(其實嚴格的來說,銅管樂器是閉管發聲,但由於有吹嘴和號嘴的關係,讓整件事變得超複雜,它的特性反而比較接近開管)
基頻就是 v/2L。根據 YAMAHA 網站上的說法,F 調法國號的管子長度在不按任何按鍵的時候大概是 370 公分左右。以音速 330m/s 來計算,這個管長的基頻是:
330 / (2*3.7) = 44.6Hz
這個頻率是什麼音呢 ? 拉一個 Excel 試算表,用十二平均律算一下 A4=442Hz 時每個音的頻率:
44.6Hz 在 F1 跟 F#1 之間,比較接近 F1。這就是 F 調法國號的基頻,也就是 F 調法國號在不按任何按鍵時能吹出的最低音。
但我吹出來的第一個音並不是這個音,而是這個音的四次泛音,也就是高它十六度的 F3,頻率是它的四倍: 175.4Hz。
在這兩個音中間還有兩個泛音,剛好是完全五度的關係: 分別是頻率為基頻兩倍的 F2 (87Hz),以及頻率是基頻三倍的 C3 (131Hz)。
事實上,完全五度聽起來之所以和諧,就是因為它的頻率比是簡單的 2:3。完全四度是 3:4,大三度是 4:5,小三度是 5:6。不過這是純律的音程,在鍵盤樂器常用的十二平均律上,為了要平衡不同調子之間的可用性,這些頻率比都會有一些尾數,但聽起來大致上仍是和諧的。
既然講到泛音,就順便來算一下法國號的泛音序列好了。這次我們改用法國號的移調記譜法,實際的音高比譜上的低四度。
前面說過,法國號是開管樂器,因此它的震動模式是兩端都是波腹,它的泛音序列就是基頻的整數倍。換句話說,基頻的兩倍頻、三倍頻、四倍頻、五倍頻… 都可以在管子內形成穩定的駐波。
我們假設基頻是在 A=442Hz 的平均律上準確的 F2,也就是 43.9Hz。把這個頻率乘上 2、3、4、5、6… 就可以得到它的泛音頻率,一直算到第 16 個泛音。算出各泛音的頻率之後,我們再對照剛剛算出來的十二平均律頻率表,找出每個泛音最接近的音,以及它們與十二平均律理想音高間的誤差。
我把誤差超過 1% 的音用不同的底色標示出來。十二平均律的魔術數字是 1.0592,它的意思是一個八度音程內任兩個相鄰半音之間的頻率比值是 1.0592 (事實上這個數字就是 2^(1/12),也就是二開 12 次根號)。半音間的頻率差異只有 6% 不到,但像第 11 個泛音它的頻率偏離最接近的 F#5 已經高達 2.66%,其實差不多是介於 F#5 和 F5 的中間。第 13 個泛音也是。
這些誤差過大的泛音不是不能用,但演奏的時候必須靠演奏者的功力用嘴唇和氣流修正回來。從表中的第 8 個泛音開始,往上有一系列很密集的泛音分別是 C、D、E、F#、G、Ab、Bb、B 等,在演奏阿爾卑斯號 (Alphorn) 或自然號 (natural horn) 這種沒有按鍵的樂器時,如果要演奏調性音階,用的就是這一帶的泛音,但第 11、13、14 泛音則要靠演奏者去修正,才會接近我們所熟悉的音階。
***
回到法國號的練習。
這些泛音序列算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的變化都發生在這小小的吹嘴中,其實非常難控制。我花了一個禮拜,才吹出了第 3、4、5、6 泛音,但高音的 C,也就是第 8 泛音還是吹不出來,有時候勉強會冒出第 7 泛音那個 Bb。
要吹哪一個泛音理論上是用嘴唇的張力來控制,但我覺得比較像是用嘴巴的緊繃程度來控制,繃得越緊,泛音就會越往上跑。但實際上吹起來,每一個泛音穩定的區間其實非常小,有時候吹 G 的時候,稍微放鬆一點,想吹 E,卻不小心就越過 E 直接跳到 C 去。
另外,我一直深受 double buzzing 困擾。Double buzzing 就是嘴唇在吹嘴中的震動模式不穩定,會在相鄰兩個泛音之間跳來跳去。解決的方式我還沒完全找到,但應該還是要靠肌肉記憶,讓嘴巴的張力維持得夠穩定,就不會在泛音之間跳來跳去。
對,其實學樂器說穿了都是肌肉記憶,而肌肉記憶真的就只能靠練習來增加了。練習去吧…
現在練得如何?有下一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