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小時南國追鷹記 (一)
每年九月十月是墾丁的候鳥過境高峰期,九月的赤腹鷹和十月的灰面鵟鷹則是鷹迷們最期待的過境盛事。從九月開始,台灣猛禽研究會就受墾丁國家公園的委託,有一組人每日守候在社頂的凌霄亭,執行猛禽遷移的調查計畫,數著頭上飛過的鳥朋友們。
今年的赤腹鷹過境數量相當令人興奮,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有累計超過 12 萬隻的赤腹鷹經過墾丁飛往南方。
但灰面鵟鷹呢 ?
從九月底開始,西太平洋的天氣就變得相當不穩定。颱風一個接一個的生成,完全打亂了候鳥遷徙的腳步。往年總是在十月初就會看到零星的灰面鵟鷹偷跑,接著在 10 月 10 日左右達到高峰。但今年一直到 10 月 10 日都還沒看到灰面鵟鷹的蹤影。一隻也沒有。
小樹老師的 “2016 奔鹿.飛鷹.阿塱壹” 仍然準時在 10 月 8 日出發,受到莎莉佳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那幾天南部豪雨不斷,墾丁的天氣也好不到哪裡去。據參加的朋友說,他們 10 月 11 日早上離開凌霄亭前,終於看到三隻灰面鵟鷹。
但就在他們離開後不久,天氣開始轉好,鷹群也相繼現身。10 月 11 日當天總共記錄到 770 隻灰面鵟鷹過境,今年的灰面鵟鷹總算現身了。
連續的惡劣天候打亂了灰面鵟鷹的腳步,尤其南遷的路接連受到颱風的影響而受阻,大家都預期台灣本島應該累積了為數不少的鷹群,蓄勢待發。一旦天氣轉好,墾丁地區的灰面一定會爆大量。
10 月 12 日一早,猛禽會的粉絲團就傳來捷報,當天早上的起鷹和出海都爆巨量,連赤腹鷹都有不少的數量。我在心裡盤算著,衝 ? 不衝 ? 要開車下去還是坐高鐵下去 ? 坐高鐵下去的話要怎麼到墾丁 ? 到了墾丁要怎麼移動 ?
他們都飛了幾千公里來到台灣,我開個五百公里的車下去看他們,也不算什麼吧 ?
於是我就決定衝了。
我檢查了相機,簡單帶了點食物和水以及備用衣物,就上路了。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下去,我根本沒打算投宿,就睡車上。中間還發生了忘記帶雙筒望遠鏡再跑回家拿的蠢事,白白浪費一個小時和 80km 的路程。80 公里 ? 對,我已經開到機場才想到忘了帶雙筒,又跑回家拿…
一路向南
出發時,台北仍然泡在傾盆大雨中。
這是我剛上汐五高架不久時的天空,雨非常大,雲層非常低。
因為忘了帶望遠鏡的蠢事耽擱了,我再度出發時已經將近 11 點。台北到墾丁最少要五個小時,為了趕上今天傍晚的落鷹,我中間除了上廁所外完全沒有停留,就這樣一路從中山高殺到台南轉國道八號,再接二高到尾端的南州交流道。以前沒有二高時,到墾丁得走中山高到鳳山,再走台 17 線到枋寮,大概會比現在多出一個小時以上。
沿途,我發現真的只有台北泡在水裡,到了桃園雨就差不多停了,到了新竹陽光就露臉了。
大概下午三點半,我已經過楓港,奔馳在台 26 線屏鵝公路上。
西南邊的天空雲量有點多,可以看到陽光透過厚厚的積雲灑在海上。要不是為了趕上今天的落鷹,我真想停在這裡多看一會兒。
越接近墾丁,我的心就越興奮。一邊開車,一邊不時抬頭望向天空,搜索這湛藍天空中可能出現的小黑點。
終於來到最後一段路,我轉進了往滿州的 200 號縣道。此時夕陽已西斜,我暗自祈禱今天能看到落鷹。
滿州一會
四點半,我抵達里德橋前的開闊地了。
天氣甚好,雖然天空中仍有不少的積雲,但青山映著藍天,還是讓人心情大好。
鳥咧 ?
琅橋鷹季的活動已經結束,現場沒有人潮,里德橋附近只有三三兩兩的人在等候落鷹,閒聊了一下,多半都是當地人,另有幾位從嘉義和台南來的鳥友。他們說大概半個多小時前有一批落鷹,大概一百多隻。不過此時天空中無鳥…
就在此時,有人大喊 “那邊有一群!” 有人一起看鳥的好處就是這樣,總是有很多雙眼睛一起搜索天空。
我終於看到了,今年的第一眼灰面鵟鷹。一群約莫數十隻的灰面鵟鷹盤旋在佳樂水方向的山區,高得不能再高,小得不能再小。
用 300mm 拍起來也只有芝麻大小。這時候就會覺得砲不夠大隻,片幅又太大… (我到底為什麼要用全幅機拍鳥啊…)
可能是因為低層有大量積雲的關係,今天的鷹群都飛得很高,但仍看得到為數不少的灰面鵟鷹在高空盤旋。
隨著天色漸暗,灰面也紛紛降低高度準備降落夜棲,我才能拍到比較大隻的影像。
在積雲中盤旋的灰面鵟鷹,因為夕陽的照射,在某些角度可以看到漂亮的反光。
也許是因為北方的天氣不佳,今天落鷹的數量沒有傳說中的成千上萬,但對於連續槓龜幾年的我來說,能看到這樣的落鷹已經心滿意足了。
我在里德橋一直待到天色全黑,再也看不清天上還有沒有鷹,才滿意地離開。
然後,我也要去尋找我的夜棲點了…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