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車、搭捷運請用抗噪耳機
自從開始坐公車上班後, Bose QC3 就變成我每天攜帶的裝備.
如果你有機會試著在公車上聽音樂, 並且用一搬的耳塞式耳機, 你就會知道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前唸高中坐公車時, 車內噪音主要來自窗戶和門的震動, 但這幾年台北市的公車內裝改善很多, 車內噪音主要來自引擎和排氣管. 要在這樣的背景噪音之中用耳機聽音樂, 唯一的做法就是把音量開到讓耳機作用在耳膜上的音壓大於背景噪音, 用白話文來說就是噪音很大聲, 你就把 iPod 開得比它還大聲.
要是真的這樣搞, 不用一月耳朵就聾掉了.
這跟坐飛機時一樣. 飛機上的背景噪音其實也很大, 大概在七八十分貝左右. 我曾經試過, 利用 iPod 上的音量刻度來比較 777-300ER 在引擎後方的機艙內噪音, 和公車上的噪音, 結果台北市公車大勝.
所以, 坐公車時, 如果要聽音樂, 我會用 QC3. 有時候, 就算不聽音樂, 我也會把 QC3 戴著, 保護自己的聽力. 我真的覺得, 公車車內噪音的那個音量, 長期下來已經足以造成聽力損害. 不知道有沒有普遍針對公車駕駛的聽力檢查 ?
其實除了公車, 捷運的車內噪音也不差, 特別是高運量系統的地下段路線. 高運量的列車車室內似乎不是完全密閉, 這點從在隧道段內加速時, 天花板會有涼風隨著車速加快而吹進來可以推測. 高運量的鋼輪行駛在鋼軌上, 除了減速時車輪空轉與軌道摩擦會發出刺耳的金屬聲外, 在經過彎道時更恐怖, 因為軌道車輛轉向架的輪軸上並沒有差速器的設計, 也就是說不管跑直線還是彎道, 兩側輪子的轉速是一致的, 這會造成一定有一邊的輪子與軌道間有滑動摩擦, 這就是捷運電聯車在過彎時刺耳噪音的來源.
除了來自輪子的噪音, 還有來自變頻器和驅動馬達的噪音, 以上這些噪音加在一起, 在地下段的隧道內迴盪激勵, 久久不散, 構成了高運量系統的聽力殺手. 不過, 在高架段時因為噪音會往外散去, 情況倒是沒這麼糟.
內湖線呢 ? 膠輪加上平整的鋼軌, 幾乎沒有來自輪子和懸吊系統的噪音, 但令人訝異的是來自變頻器和馬達的聲音比想像中的大很多, 而且車廂沒做什麼隔音工程, 在月台上聽到的音量跟在車內聽到的差不多. 不過當車子開到木柵線的混凝土鋪面路軌上時, 來自輪子的震動和噪音就明顯增加了.
我本來很擔心內湖線通車後, 在家裡會天天受到它的噪音騷擾, 所以在潢時特別下了重本在主臥用了 8mm + 8mm 的無敵隔音玻離加氣密窗. 沒想到內湖線居然異常的安靜, 它開始試跑後從來沒有出現過我無法忍受的噪音, 大部份的時候甚至連開著窗戶都聽不到, 要用眼睛看才知道有沒有電聯車跑過去. 看著體積龐大又很重的電聯車, 以時速 70 公里從面前靜悄悄地衝過去, 真是種特別的感受. 倒是經過成功路四段的公車實在是太吵了, 我覺得台北市公車有些車輛發出的噪音在先進國家可能已經犯法了.
好了, 其實我這篇想說的是, 如果你坐捷運搭公車, 而在車上想聽音樂的話, 請用抗噪耳機. 健保是沒有給付助聽器的費用的.
可是報紙上寫說很多人抗議內捷的噪音說
我朋友說她曾經半夜聽到內捷進出站的嗶嗶聲
(她家在你們家後面兩棟樓以上的距離,不過是靠漢堡王那邊就是了)
健保的確沒有給付助聽器費用,但各縣市的殘障補助有;只是價碼從我大學時的全額補助(十萬左右)下降到目前大約一萬出頭(中價位助聽器一對七、八萬跑不掉,高檔的迷你藍芽助聽器據說牌價是30萬台票),而且好像至少要兩年還是三年才能申請一次–>據說是因為聽力障礙越來越普遍,我好後悔大學時真是年輕不懂事……Orz
只要捷運能經過我家附近
地價的上漲就能補助我的燥音的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