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個小學生似的…)
(帶予晴去接予欣下課,坐捷運去大湖公園玩一輪,再回家。)
上學的第二週,開始出現比較真實的狀況。主要的就是哭鬧不肯進教室、還有媽媽開始正式只帶著予晴趴趴走啦。
雖然第一週上學狀況還算可以,但是看得出予欣心裡還是有些許不安(這才正常吧~);星期一還算肯進去,星期二就不肯進去打木蘭拳,非要媽媽帶著他去、不甘願地進去和道別,並且嗆聲"我絕對不要打拳",星期三就發生激烈的進教室抗爭事件。
老師其實是覺得予欣可以有能力適應媽媽的離開,只是他一直在試探媽媽的底線在哪裡,多陪一下、再多陪一下,送到門口、送到教室區,媽媽的底線是"談好了到哪裡你同意了就不能再反悔,可以多給你一點時間可是時間到了我還是要離開"。不過老師覺得這樣還是彈性太大了些,小孩很精的。
今天說好了送到教室裡面(比門口多進去兩三公尺而已)、老師來接就要說再見,但是他反悔不肯走,老師告訴我"媽媽你放心,他可以的",我們告訴他"已經有好好跟你說過再見了,媽媽要走了。"於是予欣就被老師抱走了。媽媽走出去時聽見予欣開始大哭、發脾氣,說"讓我再跟媽媽說一次再見我就進去!!"但是媽媽還是沒有回頭,剛剛已經說過了,再一次以後就會有兩次吧…
沒有回頭的媽媽其實站在教室門口,聽著予欣的哭聲和反應,其實我真的很怕予欣過度激烈的反應;淑婷老師看到媽媽的不安,體貼地出來再跟媽媽聊聊,一再告訴我"根據我們對予欣的觀察,他可以的,他很快就進入這邊的環境,也能解決自己的需要…。"、"媽媽真的不放心,等處理完請老師給你個電話告訴你他的狀況吧?!" 老師很多的同理和觀察讓媽媽比較安心,而不是只告訴我"反正很多小孩剛開始上學都會這樣。"就讓老師去處理吧,我只是比較擔心予欣會弄傷老師,跟怨恨沒有回頭的媽媽。
回家後通上電話,整個過程予欣大概鬧了二十分鐘,他被帶到走廊區坐著,大哭大鬧罵人…老師就是堅定地陪著他,告訴他可以生氣、但是現在是上學的時候了、爸媽都要離開去做該做的事……,他也生氣到有抓老師的手(但是抓之前有猶豫的眼神)…老師看出他眼中的試探,還是堅定地告訴他可以在這裡坐到生完氣再進教室,陪她聊著今天可以做的工作,漸漸予欣穩定下來,就告訴老師他要進教室了。老師給他肯定,進教室之後他便一切恢復正常啦!!
放學去接他,已經是開開心心的小女孩了!!老師說,這樣的過程可能還要經歷幾次,但是予欣應該沒有問題的。我們只要堅定溫柔的陪著他就是了。
甚麼時候會有下次呢?還好隔天是校外教學,他期待已久的"坐遊覽車出去玩"。因此他是開開心心地去上學的,還一直提醒媽媽要早一點到校,要不然趕不上遊覽車的!! 這次校外教學是到歷史博物館看"微笑彩俑"。他回來說了很多看到的東西,還有老師告訴他們的事,應該是很開心吧!!
接予欣時,所長特別跟媽媽多聊一下,校外教學時予欣跟大家玩得很開心、也一直去跟所長老師玩,(就是爸媽平常有點受不了的"人來瘋"那種狀況,但是所長用很讚賞的角度去看予欣這樣的表現),說予欣是個心裡有快樂的孩子,可以這樣放心的笑,還有他發現予欣非常愛唱歌、會唱歌,在教室工作時常哼著歌曲,而且不只是兒歌而是有點深度的歌,他覺得孩子能用這樣的心情去工作是很好的特質,值得其他孩子學習,他會鼓勵老師帶出予欣這樣的特質。
媽媽說,予欣曾說有同學跟他說"你很吵一直唱歌。"但是他說她已經唱很小聲了,因為媽媽平常有跟他說可以唱歌但是不要吵到別人;所長說,學校是開放的環境,並不會要求小孩上課不能說話唱歌,老師會注意是不是有吵到人家;至於這樣的情形,可以教孩子回應"因為我很快樂、我喜歡唱歌",這也是教孩子了解自己行為的正向情緒,也會感染他人。真是了不起的回答,媽媽都沒想到可以這樣跟予欣說。
順利過了這個星期,過了第一次我們比較擔心的"不想上學"的激烈抗爭狀況,也聽了許多老師對予欣的觀察,媽媽對學校愈來愈信任,也相信予欣會愈來愈進步吧~~